首页

夫妻主的跨奴

时间:2025-05-30 01:29:22 作者:俄外长:俄乌将于6月2日在伊斯坦布尔举行第二轮谈判 浏览量:74126

  中新网海南琼海9月28日电 (记者 符宇群)珐华贴金镂空孔雀牡丹纹大罐、珐华绿釉狮子花卉纹大罐、素三彩象形执壶……“深蓝宝藏——南海西北陆坡一二号沉船考古成果特展”28日在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正式面向公众开放。一批来自海底1500多米、“沉睡”了500多年的珍贵文物首次亮相,便引来众多观众观展。

9月27日,深蓝宝藏——南海西北陆坡一二号沉船考古成果特展在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开幕。中新网记者 骆云飞 摄

  408件(套)出水文物首次亮相

  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是中国“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22年10月,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在南海西北陆坡约1500米深的区域发现两处古代沉船遗址——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位置在海南岛东南方向海域,距三亚市大约150公里。

  2023年至2024年,中国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联合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组织实施三个阶段的水下考古调查,共提取出水陶器、瓷器、原木等928件(套)。

  本次展览内容分为“探渊寻珍”“水府琳琅”“巧缮焕新”三个部分,展出两处沉船遗址出水文物408件(套),还有故宫博物院等借展文物34件(套)。

  展览最瞩目的展品是珐华彩瓷器,总共有13件(套)精品展出。据介绍,一号沉船出水的珐华彩瓷器是首次在沉船中被发现,证明明代中期景德镇珐华彩瓷器外销。此外,本次展出的“丙寅年造”款红绿彩婴戏纹碗证实一号沉船属明代正德时期,对研究南海贸易航线具有重大价值。

  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馆长辛礼学介绍,目前国内外各大博物馆收藏的珐华器多为传世品,考古发现的珐华彩瓷器十分罕见。一号沉船上的珐华彩瓷器,常见梅瓶和大口罐,纹饰以莲池纹、折枝牡丹纹、如意云头纹和璎珞纹为主,釉色晶莹,造型典雅。

  “此次展品有四个特征:数量巨大、品类丰富、档次很高、填补了空白。”辛礼学介绍,此次展览的部分瓷器,其烧造水平、装饰工艺,几乎与国内的“官窑”品质一致。此外,还出现新的装饰工艺、造型,为研究明代社会以及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9月27日,南海西北陆坡一二号沉船考古成果特展展出“珐华贴金镂空孔雀牡丹纹大罐”。中新网记者 骆云飞 摄

  出水文物见证中外文明交流互鉴

  “‘珐华贴金镂空孔雀牡丹纹大罐’独此一件,其体形硕大、装饰精美且工艺独特,尤其是其镂空和贴金工艺令人惊叹,为国内首次发现。”辛礼学说,该大罐外层镂空内层为实心胆,主体纹饰为孔雀牡丹纹,且使用大量绿色,有东南亚地域特征,推测属于海外高级订制瓷,堪称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

  在辛礼学看来,一号、二号沉船遗址保存相对完好,文物数量巨大,年代比较明确,不仅是我国深海考古的重大发现,也是世界级重大考古发现。两处沉船遗址再现明代中期海上贸易的盛景,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贸易往来的重要见证。

  “部分展出的文物纹饰、造型较为少见,可能是受异域因素的影响。”辛礼学介绍,此次展出的“青龙鱼跃龙门应龙纹大盘”在国内较为罕见,这种青花大盘多出口到东南亚、南亚地区,因当地民众有围坐共同享用餐食的饮食习惯,通常会使用大盘就餐,“古人烧制瓷器会根据不同地区的需求,做出不同的改变,我认为这是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成果。”

9月27日,深蓝宝藏——南海西北陆坡一二号沉船考古成果特展在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开幕。图为观众观展。中新网记者 骆云飞 摄

  “戴上VR眼镜后,仿佛置身于一号沉船遗址中,大量堆叠有序、码放整齐的瓷器穿过历史与我相遇,感觉很奇妙。”观众何婷在展览现场沉浸式体验了深海考古现场,现场“捞取”刚刚才观看过的出水文物近距离观赏,直呼过瘾。

  辛礼学表示,此次展览的文物只是两处沉船遗址考古调查阶段提取的部分标本,后续还有挖掘、调查、文物修复等工作。展览将采取动态更新模式,不定期更新内容与上展文物。“欢迎观众在逛展之余,挑选购买以珐华梅瓶、象形执壶等出水文物为原型的特色文创,将博物馆里的珍贵文物‘带回家’”。(完)

【编辑:黄钰涵】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人类细胞图谱计划绘制出初步草图 助力从细胞水平理解健康和疾病

2月,他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指出,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又一个重要年份,主要任务是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这既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续篇,也是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

广东海警局无害化处置涉走私冻品3000余吨 案值约1.2亿元

对于这些学生,企业格外珍惜,从工作岗位的安排到师傅的指派,都愿意把最好的资源贡献出来。可是,有些优秀的毕业生实习期结束后,却表示不愿意留下来。“企业付出了那么多人力和物力,到最后白忙活,让企业很受伤。”许女士说。

第六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闭幕《神来电》获最佳影片

香港11月28日电 (记者 戴小橦)首届2024全球青年力量峰会28日在香港举行,众多与会的青年专业人士、政企高层就香港培养全球人才、促进跨地区合作及推动创新以促进经济增长等话题展开讨论。

【每日一习话】让湿地公园成为人民群众共享的绿色空间

韩正表示,中柬是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半个多世纪以来,两国关系历经国际风云变幻坚如磐石,成为大小国家平等相待、合作共赢的典范。在习近平主席和柬方领导人战略引领下,中柬命运共同体建设进入高质量、高水平、高标准的新时代。中方愿同柬方一道,落实好两国领导人重要共识,推动中柬全面战略合作取得新进展,给两国人民带来更多福祉。

青海通报“餐馆服务员辱骂游客”:涉事餐馆停业整顿

近年来,人们对医护康养的需求与日俱增,中国养老第三支柱开始发力。以此为契机,“投资养老”正在变为主流,“生存型养老”观念向“生活型养老”转变。新趋势、新变化为中国的养老金融市场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和挑战。在论坛圆桌对话环节,《今日保》联合创始人林瑶珉担任圆桌主持人,与厦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总会计师吴目国、手回集团创始人光耀与建发健康集团副总经理徐伟针对“不同群体的养老需求与挑战”的话题,围绕养老金融的产业发展与未来展望,进行了深入而富有前瞻的探讨,回应时代之问。(完)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